一代有一代之学术。
学术创新,离不开两样东西,一是立足于本土经验的学术传统和时代问题,二是对世界学术发展潮流的把握。阐释学,不仅是一种源自于“神的消息”的舶来之学,也是一种源自于“经的含义”的中国固有的学术传统。更重要的是,阐释学创造性地把理解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对自笛卡尔以来西方思想史“主客二分”传统以及由此而来的学科分化的自觉不自觉的反拨。就此而言,阐释学最大程度地保持着同人类精神世界根本性的、整体性的联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和时代性特征。
作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在界限清晰的现代学科体系中,阐释学有着独特的价值。发展阐释学学科,有利于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森严的学科格局,培养能够在学科交流与互渗中不断创新的顶尖人才,对于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对西方阐释学的系统译介,国内学界的阐释学研究热潮一直持续不断。著名哲学史家汤一介就曾明确提出“创建中国的解释学”的理论口号和基本的研究思路。他指出:“真正的‘中国解释学理论’应是在充分了解西方解释学,并运用西方解释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历史上注释经典的问题做系统的研究,又对中国注释经典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之后,发现与西方解释学理论与方法有重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并自觉地把中国解释学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也许才有可能成为一门有中国特点的解释学理论。”汤一介先生对阐释学的中国本土资源、经典问题和西方阐释学理论方法的强调,显示出一代学人在历史变革时期的使命意识和文化自觉。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这是阐释学学人共同的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阐释学,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当代阐释学。它是中国的阐释学,立足中国资源,关注中国问题,呵护中国价值;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阐释学,尊重文化差异,强调世界眼光,重视“视域融合”;它是当代形态的阐释学,呼吁打破学科界限,强调真理与方法的双重支撑,强调价值性和工具性的交流互渗,重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话交融。
《阐释学学刊》愿意在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的进程中献出微薄之力。
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学术集刊呱呱坠地之际,我们兴奋,又备感压力。
最近几年,国内阐释学领域的进展令人欣喜。无论是对西方阐释学最新发展的译介和反思,还是对中国阐释学本土资源的发掘与阐发,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阐释学的理念、视野和方法日益拓展,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概念和命题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以“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此起彼伏,阐释学的中西对话也日益受到关注。阐释学由昔日默默无闻的边缘学科,开始成为显学。《阐释学学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阐释学学刊》从筹备到刊行,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广泛支持。当代中国阐释学建设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张江教授出任学刊编委会主任,著名哲学家、诠释学家洪汉鼎教授慨然允诺担任学刊顾问,国内哲学界、文艺理论界、历史学界十余位在阐释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著名学者担任学刊编委。事实上,在当代中国阐释学构建的这项具有使命意义的工作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举办的一系列以“构建当代中国阐释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中,在学刊的筹备过程中,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的远不止编委会的这十几位专家,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或撰写论文研讨,或参与学术会议,或提出意见建议,五湖四海,百家争鸣,给我们以信心、启发和前行的动力,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学刊编委会的组织颇费思量,因为关心、鼓励、支持并给予我们帮助的学者着实很多。再三斟酌,我们以曾经在“构建中国阐释学”高级研修班(自2018年年底以来,已在北京、深圳、威海等地举办四期,培养阐释学青年学者近200人)上授课的各位专家为主体,组建了编委会。这自然是权宜之计,但也体现了我们在培养学术新人方面的期冀和努力。
《阐释学学刊》是阐释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集刊,兼顾美学和批评理论。学刊的旨趣在于,追求学术真知,崇尚思想创新,以本土经验筑牢文化价值,以全球视野拓展创新道路,交学界朋友,架学术桥梁,共襄当代中国阐释学之盛事!
论辩以近真知,切磋以明学理。阐释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阐释学学刊》是一个新生的平台。我们广邀志同道合的学界同仁共襄此举,在这一开放的平台上,用你的思想之光芒让当代中国阐释学绽放勃勃生机!